新聞

2024年3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聖士提反堂中學 - 2024年3月
「敢想.敢行」 載夢啟航 成就未來領袖
位於中西區的聖士提反堂中學相信學生學習是學校發展最重要的一環,因此在學與教範疇投放大量資源,並從校園設備、師資培訓、課程發展及教學策略上着手,務求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學習環境,提升他們的學習效能,在學習上累積成功的經歷。麥偉麟校長致力打造學校成為培育未來領袖的搖籃,引導同學勇於尋找夢想,敢於實踐夢想,成為學習的主人,朝着目標邁進。學校提供基督化全人教育,注重學生六育的均衡發展,使同學不僅追求學校卓越,更培育出高尚品格,成為良好的世界公民。
建構學習型組織 達至教學相長
學校非常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一系列校本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學與教策略上相互學習和增益,使學校逐步邁向學習型組織。麥校長表示:「我們深信若學生在課堂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公開考試表現良好是自然的結果。」為此,學校推出不同校本教師專業發展項目,例如課堂研究、公開課、專業分享時段、教師專業發展日、新老師高桌會議等,從教學策略、校本課程、分享平台等各個範疇着手,全方位加強教師團隊的專業發展,藉以建立一個持續學習和進步的校園文化,從而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幫助他們考取佳績。
公開試表現突出 學生步入康莊大道
憑着出色的學與教策略,學校近年的公開試表現突出,成績屢創高峰。學生在香港中學文憑試的整體合格率較去年上升 6.6%,較兩年前更大幅上升了 15.5%;平均積點較去年大幅上升 10.5%;10 科合格率高於去年或達到 100%,所有數據都是8 年來最高。在升讀大學方面,學生符合入讀學士資格為 8 年最高,更有同學在「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中獲大學取錄,為全港 239 名學生之一;符合入讀副學士資格亦是 8 年來最高,比上年度提升 16.2%,反映學生逐步走入康莊大道。
靈活語言策略 奠定學習根基
作為一所文法中學,學校在初中階段主要使用母語為基本的教學語言,通過日常慣用的語言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高他們的思維和分析能力。與此同時,為了照顧部分英語能力較佳的同學,學校設有「英文班」,以英語教授數學及理科科目。在各科中,學校還會進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進度,逐步加入英語學與教,以幫助同學順利銜接至高中的英語學習環境,能夠靈活掌握英語學習材料。此外,學校亦設有普通話正規課程,並提供各種課外普通話活動,包括普通話活動日、普通話大使計劃等,旨在鼓勵同學多應用語言。及至高中階段,學生的雙語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礎,因此在部分學科中,他們可以選擇
以中文或英語作教學語言,更好地提升學習效能。
六年一貫課程設計 鞏固根基、準備應試
學校進行六年一貫的課程規劃,因時制宜優化教學內容,根據現今校情、學生能力不同而制定校本課程。在中文科方面,學校將中一至中六分為三個學習階段:中一及中二為基礎階段,注重基礎能力的輸入;中三及中四為銜接階段,為學生應考公開試鞏固根基,過渡至新高中課程;中五及中六則為準備文憑試階段,着重訓練考生的應試技巧。透過以螺旋式向上發展的模式,確保學生有連貫的學習經歷,積累語文基礎知識,以最佳表現應考公開試。
另一方面,基於數學科的高中課程優化成效顯著,學生達到預期學習目標,學校今年亦對數學科的初中校本課程進行優化,透過將文憑試部分基礎課題滲入中一至中五的課程,幫助同學在六年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內化基礎內容,並在平常的測考中展現出來。同時,數學科課程更配合時代趨勢,加入STEAM 及國民教育等元素,並與電腦科、科學科進行跨科協作,提升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多元化課程設計 涵蓋不同知識範疇
學校擁有多元化的學科設計,課程內容全面而均衡,涵蓋各個知識範疇,初中科目包括八大學習領域;在高中階段,除了必修科目外,學校還開設了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經濟、物理、化學、生物、資通及視藝九個科目,部分學科更設有英文組,以提供更多學習選擇。學生亦可以選擇修讀應用學習課程,以滿足他們不同的學習需求。
為了與時俱進優化課堂教學,學校實施「自攜電子學習裝置計劃」已踏入第五年,課堂教學全面落實電子化,學生可以通過電子裝置參與課堂活動,進一步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習效果。同時,「生本教學」亦是學校近年的教育重點,通過增加「五分鐘驚喜」、「十分鐘發言」、「優化小組討論」等策略,逐步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意義,將知識學以致用。
培養閱讀習慣 開啟知識大門
閱讀是開啟知識的大門,學校致力於教授同學閱讀技巧,鼓勵他們參加各種閱讀計劃和讀書會,以培養閱讀習慣。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環境,學校除新修建圖書館及收藏大量書籍和雜誌外,還備有豐富的電子資源,供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和資料搜集。同時,學校還設立了圖書閣,經常舉辦書籍介紹、閱讀心得分享和書展等活動,並開展「晨讀」及一系列閱讀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培養閱讀的興趣。此外,學校在 2022-2023 學年成功申請賽馬會數碼「悅」讀計劃撥款,進一步豐富學校的電子資源,能夠更好地推廣電子閱讀,為同學提供更多的學習和閱讀機會。
全面優化教學設備 沉浸式學習體驗
為配合電子教學新趨勢,學校於中一課室安裝智慧黑板。智慧黑板兼容不同作業系統,讓老師在切換不同工作設備時不再擔心相容性的問題。智慧黑板還具備互動觸控技術,最多可容納 4 人同時在屏幕上書寫,同學們亦可以輕鬆地應用網上資源、儲存和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學校更透過智慧黑板與內地姊妹中學作教學交流,成為中港教學互動交流的重要橋樑。
此外,學校貫徹創新教學模式,引入沉浸式VR 系統,結合虛擬及實體教學,打破以往以抽象思維進行學習的限制。透過 VR 教學系統,學生恍如置身真實情景,例如學習中文及英文課文篇章、認識人體結構。同學還可以設置特定場景,例如參觀中國歷史文物古跡、前往世界各地的美術館,以擴闊視野,提高課堂趣味性。
放眼世界、擴闊眼界 活用課堂所學
境外交流有助學生放眼世界,擴闊視野,學校積極舉辦各類型考察活動,安排同學到南京、北京、澳門、珠海、泰國、新西蘭等地進行學習交流,加深對當地歷史、文化及發展的認識,並透過參加多元學習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增廣見聞。同時,為了提升同學的國民身份認同,學校與多所內地學校締結為姊妹學校,並創設大量交流、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歷史,日後能夠把握不同發展機遇。
學校提供大量機會讓學生活用課堂所學,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例如 55 周年校慶中,各科組共舉辦 27 項學與教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在慶祝校慶的同時,亦能夠在日常應用所學;學校今學年亦開展了「夢想啟航課」,上下學期共開設 45 個工作坊,涵蓋不同學習領域,包括價值觀教育、社會服務、體育發展等,鼓勵同學「多參與,多嘗試」,從而找到自己的潛能及發展方向;另外,學校更增設「堂中航空夢工廠」,提供三層模式的模擬飛行課程,安排全校參與飛行體驗,了解更多基本飛行理論。